|
《水質 總有機碳的測定 固體催化氧化-非分散紅外吸收法》(HJ 732-2025) (英文名:Water quality—Determina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—Solid catalytic oxidation non-dispersive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) 實施日期:2025年1月1日。 【標準簡介】 適用范圍: 適用于地表水、地下水、飲用水、工業廢水、生活污水等各類水體中總有機碳(TOC)的測定。 分析原理: 樣品中的有機碳在高溫固體催化劑作用下,被氧化成二氧化碳(CO?); 釋放的CO?通過非分散紅外(NDIR)吸收法測量,進而計算水中總有機碳含量。 【方法流程梗概】 樣品預處理: 水樣經過過濾(如有要求),除去懸浮物和顆粒雜質;可酌情使用酸化處理去除無機碳。 固體催化氧化: 將流動或注射的樣品在高溫(通常680-1,000℃),固體催化劑(如Pt、Al?O?等)作用下,氧化成CO?。 NDIR檢測: 氧化過程中釋放的CO?流經NDIR系統,通過CO?對紅外光特定波長的吸收進行定量測定。 數據換算與結果報告: 由CO?響應量計算水中總有機碳(mg/L)。 【儀器與試劑】 固體催化氧化-TOC分析儀(主流為進口或國產專用儀器) 高純空氣或氧氣(作為氧化載體氣體) 無機碳清除劑(常用磷酸、鹽酸等) 標準溶液(如鄰苯二甲酸氫鉀)用于儀器校準與質量控制 【技術特征與優勢】 檢出限低,靈敏度高,可測水體TOC下至~0.5 mg/L。 適合復雜基體,不易受無機物、鹽類等干擾(只要預處理得當)。 自動化程度高,可連續分析大量樣品。 與國際常用TOC標準(如EPA 415.1/ISO 8245等)體系類似,數據可靠、可比性強。 【實施要點】 測定“總有機碳”,按規定應去除無機碳干擾(如通過向樣品中加酸吹氣)。 儀器高溫催化爐需定期校準和清洗,保持催化劑活性和紅外光源穩定。 標準曲線建議每批次都測定,確保結果線性和準確。 方法適用于“水環境總負荷評價”、“污染源排放監測”、“水處理效果評估”等場景。 【與舊版標準關系】 取代了HJ 732-2014(同名舊標準),方法學上更強調催化氧化+NDIR的國際通行方案,質量控制更加嚴格。 |


